圣草酚主要存在于植物圣草中,其他植物也有,比如蔷薇科,唇形科,菊科等植物中,在柠檬,花生及花生壳中也有发现。当然,圣草酚也可以通过人工的方式合成。圣草酚是一种黄酮类化合物,其B环上有邻二酚羟基,这使得圣草酚具有强大的抗氧化活性。化学式为C15H12O6,分子量为288.25,易溶于甲醇,略微溶于沸水、热乙醇、乙醚及冰醋酸。为什么要研究圣草酚呢,它具有多种药理活性,包括抗氧化,抗炎,镇痛等。同时,在食品和饮料行业,也被当做抗氧化剂使用。
检测植物样品中的圣草酚含量,实验室一般会采用是高效液相色谱(HPLC)法。
1.样品提取
将新鲜的植物样本进行风干粉碎,之前说过,它能够溶于甲醇等有机溶剂。因此,用适当的有机溶剂来浸泡,让样本中的圣草酚能够尽可能的溶出来,抽滤浓缩,待测。
2.色谱条件
采用C18的色谱柱,长度250mm,内径4.6mm,粒径5um,柱温25℃。那有人会问,柱温为什么要设置25℃。其实,这是之前的经验。如果自己要测的话,还是要进行验证的。如果测出来的色谱峰不理想,还是需要调整的,并不是一成不变的。使用甲醇-乙腈-水为流动相,具体的配比是有的,在做实验的时候,可以参考成功的文献资料。
不同的机器设备,规格,使用的有机溶剂不同,比例也会有很多差别的。流速一般为1ml/min,是可以随时调整的。紫外检测器,波长254nm,仅供参考。那么,进样量是多少呢?一般会选择10-20ul,有手动进样,也有自动进样,根据出峰的情况调整。
3.标准曲线
标准曲线是外标法,将标准品进行梯度、成倍的稀释,5-7个浓度点,有机溶剂或流动相进行定容。以上述的色谱条件,上机测定,出峰。对目标色谱峰的峰面积进行积分,对应峰的标准溶液浓度,在坐标轴上描点,绘制标准曲线。这个过程,可以通过办公软件完成。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r2>0.999,需要考虑重复性,回收率等。
4.样品测定
样品提取过程要符合要求,并按操作规程完成。这样,才能更客观的获得相对准确的含量。色谱的条件和标准品一样的,能够知道目标峰,对峰面积进行积分,代入回归方程,计算出样品中的圣草酚含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