药代动力学(PK),研究的是药物从吸收到排出过程。药物代谢动力学的重要参数:半衰期(T1/2)、清除率(CL)、曲线下面积(AUC)、表观分布容积(Vd)、峰浓度(Cmax)、生物利用度(F)、生物等效性等。
药代动力学分吸收相、平衡相(达峰浓度处)、分布相、消除相。采用一般在吸收相、分布相设置2-3个,平衡相至少3个,消除相4-6个。比如,小鼠药动学,从开始取几个时间段,覆盖药物在体内吸收、分布、代谢和排泄过程。
测定:血药浓度峰值,末端消除半衰期,表观分布容积,曲线下面积,消除率,生物利用度,方法学等。
药动学,用递进的小时(h),测它的药物浓度值。连续给药,一般经过5个以上的半衰期,药物浓度可达到平稳状态。统计并计算峰浓度、达峰时间、半衰期、生物利用度、表观分布容积、稳态血药浓度,血药浓度-时间曲线下面积。
1.给药途径,确保给药剂量准确。如静脉注射、口服等。
2.采血时间点的选择,如0.25h,0.5h,1h,1.5h,3h,4h,6h,12h等。
3.重复样本,可以多取几只,防止出现问题,丢失时间点,影响整体的数据统计和计算。
4.样品前处理,如从血浆中提取。
5.样品检测,采用LC-MS/MS的方法,准确测定,包括方法学。不同时间段内,样品药物浓度值。
6.药代动力学参数,比如AUC,Cmax,Tmax,T1/2,CL,Vd等。
7.分析药代动力学模型,绘制曲线,统计学。
动物类型:大鼠,小鼠,犬,兔,鸡等。
常用的分析方法:高效液相色谱(HPLC)法、气相色谱(GC)法、LC-MS-MS,GC-MS等。